我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
Claim:我不是太确定这样会不会有什么bug...能够自动保持参数中的字母(a-z)为正体(即 \mathrm{a} 等)同时能够正确解释其他 LaTeX 指令(至少能够保证上下标以及 \bar 命
我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
可以直接用\tkzAngleResult不过多次使用似乎不太方便...\documentclass[border=5pt]{standalone} \usepackage{tkz-euclide} \
我 发表了评论
@u101077 取模%就是取余数啦.. 10 % 4 = 2 6 % 5 = 1至于floor,就是向下取整而已..或许你听说过[高斯函数]... (https://baike.baidu.
我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
差不多就是小学生找规律问题((^_^))07 -> (7,0) 23 -> (3,2) 152 -> (2,5)使用取模和向下取整的函数即可,规律是显然的。第一步:先把「10-99」
我 发表了评论
@u101077 S老师指出遇事不决,e-type展开解决。可以试试这个\documentclass[fontset=fandol]{ctexart} \usepackage[centering]{g
我 发表了评论
@U156235 不建议采纳哈哈哈如果你能把这个问题移动到:https://github.com/CTeX-org/ctex-kit/issues应该能得到更专业的回答。
我 发表了评论
从具体这个问题的角度来说,我会更喜欢「考虑把node-->node换成coordinate-->node的连接模式,从而来规避掉初始阶段a11节点没有定义的情况,保持代码形式的简洁」的方案
我 发表了评论
@u10189 也许你应该参考阅读上面的链接3中第729页的「距离-角度定点法」:\coordinate (D) at ($(C)!-\lenCD cm!(B)$); \coordinate (E)
我 发表了评论
@u1680 如非必要,最好还是不要手动做过多的计算,让代码本身容易读/也方便后续更改和维护。避免过了几个月之后忘记了「哎这个2.314的数值是哪里来的??」的尴尬情况...
我 发表了评论
感谢回复。您上面的代码中用的是% 动态计算上一个点的坐标(\angle-30:2) \draw[latex-] (a\i) -- (\angle-30:2);这里的(a\i)是node而(\angle
我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
我其实见过[Qrrbrbirlbel 在这里](https://tex.stackexchange.com/questions/684351/tikz-numbering-vertices-of-re
我 发表了评论
表面上看这个办法的代码简单, 只是表面上看能轻松熟练的用好graph以及pic这种略高级的用法是我的追求hhh谢谢您!我熟悉一下,其实这种结构的图,对文档熟悉的话也可以/应该优先考虑graphs...
我 发表了评论
如何自定义一个类似于 mathrm 的宏,能够使得保持字母(a-z)为正体的同时正确解释其他 LaTeX 指令?